原標題:【考點詳解】2022
年中級會計實務 第一章 存貨(一)
? 點擊下載??? 2022年中級會計思維導圖+學霸筆記
第一章 存貨
第一節
存貨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1.1.1
存貨的確認條件
存貨必須在符合定義的前提下,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 與該存貨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在實務中,主要通過判斷與該項存貨所有權相 關的風險和報酬是否轉移到了企業來確定;
2. 該存貨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存貨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必須以取得確鑿、可靠的證據 為依據,并且具有可驗證性。
1.1.2
存貨的初始計量權
(一)概述
1.
存貨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2. 在確定存貨成本過程中,下列支出需要計入當期損益,而不計入存貨成本: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費用;
(2)倉儲費用,指驗收入庫后發生的倉儲費用。此處注意: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一生產階段所必需的倉儲費用,計入存貨成本,如釀酒企業為使酒的品質更高而必須發生的倉儲費;
(3)不能
歸屬于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的其他支出,如采購人員差旅費、存貨入庫后的挑選整理費、保管費等;
(4)
采購用于廣告營銷活動的特定商品,直接在取得相關商品時確認銷售費用,不確認為本企業存貨。
(二)外購存貨的初始計量
1. 外購存貨初始成本的構成
通過購買而取得的存貨其初始成本由采購成本構成。存貨的采購成本具體為:
(1)購買價款:指企業購入材料或商品的發票賬單上列明的價款,但不包括按規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2)相關稅費:指企業購買、自制或委托加工存貨所發生的、應歸屬于該存貨成本的消費稅、資源稅和不能從增值稅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等;
(3)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即采購成本中除上述各項以外的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如采購過程中發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
這些費用能分清負擔對象的,直接計入存貨的采購成本;不能分清負擔對象的,應選擇合理的分配方法,分配計入有關存貨的采購成本,比如按所購存貨的重量或采購價格的比例進行分配。
2. 外購存貨成本的特殊處理
(1)采購過程中發生的物資毀損、短缺等損失
①屬于合理損耗的,應計入存貨采購成本,存貨總成本不變,
實際單位成本上升;
②應從供貨單位、外部運輸機構等收回的物資短缺或其他賠款,沖減物資的采購成本;
③因遭受意外災害發生的損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損耗,不得增加物資的采購成本,應暫先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進行核算,待查明原因后再作處理。
(2)商品流通企業外購存貨成本(了解即可)
商品流通企業采購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采購成本的進貨費用,可按以下三種情況進行處理:
①一般情況下,直接計入存貨采購成本;
②金額較小的,發生時直接
計入銷售費用;
③單獨歸集,期末根據所購商品的存銷情況進行分攤:已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主營業務成本);未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期末存貨成本。
(三)通過進一步加工取得存貨的初始計量
通過進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貨,其初始成本由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及為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成本構成。通過進一步加工取得存貨的方式有兩種:委托外單位加工、自行生產。
1. 委托外單位加工的存貨
(1)委托外單位加工的存貨,以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費、運輸費、
裝卸費等費用以及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金,作為實際成本。
(2)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時,委托方的賬務處理如下表。(受托方的賬務處理比較簡單,此處不做贅述)
2. 自行生產的存貨
(1)自行生產的存貨的初始成本包括:投入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和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費用。
(2)制造費用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企業生產部門(如生產車間)管理人員的薪酬、折舊費、辦公費、水電費、機物料消耗、勞動保護費、季節性和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等。
(3)在生產車
間只生產一種產品的情況下,企業歸集的制造費用可直接計入該產品成本;
在生產多種產品的情況下,企業應采用與該制造費用相關性較強的方法對其進行合理分配。制造費用的分配方法有:生產工人工時比例法、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機器工時比例法和按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法等,還可以按耗用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直接成本及產品產量分配。
(四)其他方式取得存貨的初始計量
1. 投資者投入存貨的成本
(1)應當按照
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2)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按該項存貨的公允價值確定。
2. 通過提供勞務取得的存貨
通過提供勞務取得的存貨,其成本按從事勞務提供人員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可歸屬于該存貨的間接費用確定。
第二節
存貨的期末計量
1.2.1
存貨期末計量原則
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的原則計量。即資產負債表日,當存貨 成本低于可變現凈值時,存貨按成本計量;當存貨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時,應當按可變現凈值計量,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資產減值損失)。
1.可變現凈值:指在日?;顒又?,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 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預計未來凈現金流入)
2. 存貨成本:指期末存貨的實際成本。如果企業在存貨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計劃成本法、 售價金額核算法等簡化核算方法,則成本應為經調整后的實際成本。
會計考試隨身學小程序
初級會計、中級會計、CPA、CMA
視頻·題庫 免費學習
點擊開始學習
會計幫APP
【會計幫6.0全新上線】
【幫里學,幫你過,會計人都愛的專注會計論壇】
名師視頻課精講考點
暖心電臺播放、題庫狂刷不停
微博:@會計幫官微
App:會計幫App
圖文:牛逼豆
資料來源:會計幫App
責編:七月
會計幫團隊出品∣原創精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對啊網旗下·官方賬號
:會計幫官微
微博:會計幫官微
小紅書:會計幫
視頻號:對啊會計
知乎:對啊會計幫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知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E-mail聯系 ufidawhy 站長 ufidawhy@vip.qq.com!
發表評論取消回復